底層地面防潮
發布時間:2022-07-26 11:12:55 瀏覽次數:784
一些沒有地下室的住宅,一層地面直接在自然土或經處理的土質地上澆筑混凝土,這是一種不合理的做法,但在農村或老式住宅常會見到。城市中有很多歷史保護建筑,除了重要的建筑進行封閉后,共居住使用。在上海、杭州等地區,這些建筑在梅雨季節會出現嚴重的返潮現象。由于歷史建筑的特殊性,維修難度很大,改造成現代裝飾效果代價太大,所以大部分歷史建筑處于“自生自滅”的狀態。但一般農村住宅和一些底層在土體的別墅,可以在內部裝修時做好防潮處理,使用過程也可以進行防潮改造。
底層混凝土地面直接澆筑在土體之上的非架空底層,應采用防潮防冷凝措施。底層地面的潮濕來自兩個方面,一是土體中的水分通過混凝土毛細孔及砌體墻根部滲透到室內地面。二是施作于土體上的混凝土地面溫度較低,容易產生冷凝。因此,在解決方案上,應考慮保溫于隔潮措施。
(1) 隔 潮 措 施 :采取在地面混凝土下面設置隔離層的方法,隔離土體中的水分向室內滲透。隔離層通常采用防水材料,或耐久性較好的塑料薄膜等材料,由于不需要阻擋土體中的明水,選用的防水材料或防水涂料厚度可以比防水規范的要求適當減薄,因此,從功能上及材料使用上稱之為“防潮層”。 防潮層宜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,防潮層應連續鋪滿或滿涂,四周在墻體上應反收頭,高度不應小于50mm,卷材收頭部位應采用金屬壓條及密封膠固定密封。防潮層上面可采用金屬壓條及密封膠固定密封。防潮層上面可采用厚度不應小于80mm、強度不應低于C20的鋼筋混凝土現澆地面。
(2) 防 潮 層 材 料
防潮材料的選擇應注意產品的環保性能,材料的環保指標要符合標準要求,氣味重不易揮發、或受熱后散發氣味的都不應采用。 防水涂料類可選用1.5mm厚單聚氨酯防水涂料、1.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、1.2mm厚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,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夾鋪50g/㎡左右的無紡布作胎基。要注意部分廠家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會有較多的溶劑揮發,氣味較重,不應選用。一些高質量的改性瀝青涂料符合環保要求的情況下,也是可以選用的。 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主要有,1.2mm厚高分子膜基自粘或濕鋪改性瀝青防水卷材(無胎)、3.0mm厚聚氨酯自粘或濕鋪改性瀝青防水卷材、3.0mm厚SBS聚酯胎改性瀝青防水卷材。 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有:1.2mm厚塑料類防水卷材、芯材料不小于0.5mm的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。塑料類防水卷材采用空鋪施工,與基層采用機械固定,四周翻邊用技術壓條固定并用密封膠封口,搭接邊要用熱風焊接;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采用聚合物水泥粘膠料鋪貼及搭接。
(3) 防 冷 凝 措 施
防冷凝措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法。新建工程的保溫層設置在混凝土地面以下,不影響室內空間高度。改造和裝修時也可架空地板下設置保溫層,但是這樣的設置可能導致保溫層與混凝土之間冷凝結露,需要頂好保溫層上面隔離層的連續密封防潮。安裝地暖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,但會消耗一定的能源。
(4) 注 意 其 他 問 題
砌體墻的墻根要用混凝土澆筑至室內 地面以上,否則土體中的水分很容易通過砌體或砂漿的毛細孔作用,使墻根長期潮濕,即使在室內地坪下的砌體中設置油氈防潮隔離層,效果也不太好。 室內地面要高出室外地面不少于100mm,使土體上的混凝土地面高出室外地坪,這樣可以利用重力作用阻止水分向上運動。老式小洋房的室內地面會比室外地面高很多,室內木地板與土體之間留有桶氣隔層,這些措施現在 已不再使用,但其防潮原理是明確的,效果也是明顯的。